手机:13548980880(邬老师)
18874019129(杨老师)
网址:http: //www.cslujun.com
邮箱:451211917@qq.com
地址:长沙麓谷高新区咸嘉湖西路469号
谈复读生的心理问题
摘要:复读生是有别于高三应届生与大学新生的特殊群体,由于经历高考失利与打击,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他们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洞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真心地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以愉悦的心境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关爱复读生,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复读生;心理问题;健康教育;心理调试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由于高校招生人数与参考人数存在巨大差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或为了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或为了将来大学毕业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多考生没能进入理想大学之门。为了实现梦想,很多同学选择了重来一年,甚至多年。复读生也成了社会关注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有别于应届高中生,又不同于大学新生,很多人把他们称之为高四学生(也叫补习生)。调查表明,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复读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读生最难面对的可能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自己的心理这一关。高考的失利,使他们背上了一定的精神负担,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对复读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阳光心态”,增强自信心,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考生选择复读的背景分析
由于每位学生所处的家庭情况、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条件不同,他们选择走复读这条路的想法和目标设置就不尽相同,使得他在复读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的意志品质就存在差异。
(一) 当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愿景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复读成了家长无奈的选择。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孩子高考失利,他们也忧心如焚。有的家长看到邻居、亲戚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自己的孩子考得不理想,心有不甘。有的尽管家境贫寒,但为了孩子能跨入大学校门,他们还是咬紧牙关,摔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再复读一年。因此,当孩子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还在犹豫、徘徊的时候,家长成了考生选择复读的铁杆支持者。
(二) 为了能考上理想学府,复读成了这些考生必然的选择。
2012年湖南一本录取率近13%,本科录取率44.4%,而应届生本科上线率仅在20%-30%,全省复读生的本科上线率能达到60%左右,而省会长沙几所复读学校的本科录取率更是达到了80%左右,明显高于应届生,这也是学生选择复读的原因之一。在复读的队伍中,尽管有少数“自愿落榜者”,但他们跟大多数被拒之于高校大门之外的考生一样,都是高考的失意者,他们要么没有达线,要么录取的学校不理想。按照复读生的实际情况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类是本来成绩较好,分数已达本科线,但录取学校或专业不理想,或考试明显发挥失常,希望通过一年的复读,能考上较为理想的本科院校;第二类是虽未达本科线,但分数相差不大,上三本家庭条件不允许,上专科心又不甘,希望通过复读考上二本;第三类是高考成绩离本科差距较大,上不了好的大专,又不想过早踏入社会,希望通过复读把成绩能上升一些,上个三本或好些大专。这些学生大多目标明确,学习自觉性较好。还有一类学生成绩不理想,自身并不想复读,只是在家长的压力下,或是亲戚、邻里、老师劝说下,才勉强到学校复读,这类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学习自觉性差,思想容易动摇。
(三)社会对人才要求层次越来越高,也促使一些考生选择复读。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是经济发展迅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国家招考公务员,首要条件第一学历必须是本科,效益好、收入高的单位对人才层次要求都较为苛刻。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为了能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提高就业选择筹码,他们不得不选择复读。
二、复读生心理状况调查
能够选择复读,这对于一位学生来说,也是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后的艰难选择,这要冒还可能成绩不如去年的风险,需要一定的勇气,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又是敢于挑战自己的强者。但由于每位学生选择复读原因、家庭境况、所处环境不尽相同,因此他们个体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调查表明,有40.4%的复读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有12.5%的复读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自卑、自闭、偏执等症状,一些专家把它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一)一些学生还沉浸在高考失利的阴影中,缺乏自信,自卑情结过重。复读生在经历了一次高考打击之后,意志消沉,很容易对自己做出消极评价,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样样不如人,怕见熟人、老师、同学,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同学聚会不愿参加,喜欢独处,出现心理“自闭”现象。在安排就读班级时,他们往往不愿意插在应届班,认为如果考试成绩不如应届生,就很没面子。在复读过程中,一旦出现考试失利或遭遇挫折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敢面对现实,有的甚至会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麻痹自己。
(二)家长期望值过高,使复读生心理压力过大。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农民的家庭收入极低,他们把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他们倾其家庭所有财力、物力投入到对子女的教育上,对子女的最大期望就是考上大学,家庭教育的话题也往往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家长的千叮咛、万嘱托,给复读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高考的落榜,使家长的期望破灭和家庭开支增大,家长所流露出的一丝失落与不悦都会深深印在复读生的心里。看着父母日益憔悴的面容,在他们内心就会产生非常沉重的负疚感,他们往往不愿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放假也不愿意回家。
(三)社会评价有失偏颇,对落榜生心理问题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对于高考存有偏见,社会上仍然有不少人把考上大学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每年高考后,社会对升入大学的“天之骄子”给予极大的厚爱与关怀,大报小报长篇累牍地对省状元、市状元、县状元的报道,电台、电视台天天为“天之骄子”点歌祝贺。考取学校的,门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落榜者,门前冷落鞍马稀,冷冷清清。再加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文凭的过分看重,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不能不令复读生感到苦闷和压抑。
(四)以自我为中心,适应性差。大多数的复读生在选择复读时,往往要换一个环境,不想回到原学校补习。这样来自不同学校的补习生在新的环境中又重新组合成一个群体。由于他们的社会背景、生活习惯、性格、兴趣和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在班级的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冲突甚至情感损伤。有的就会心生郁闷,认为别人都在排斥他,感到很不如意;有的对学习环境非常挑剔,不是去主动适应环境,而要环境适应他,如嫌老师上课不合自己胃口、住宿条件太差、食堂伙食不好等,一个月内要换几家学校;有的盲目自大,总害怕老师误了他,有时有意找几个难题试试老师水平;有的对比他成绩好的同学心生嫉妒,害怕别人成绩比他强。凡此种种,都会对复读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应对复读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性格是成功的基础。复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否则会使他们的情感和行为脱离常态,出现心灵的扭曲,这势必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洞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加以心理疏导,真心地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以愉悦的心境投入到紧张的高三补习生活之中。
(一)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成为复读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健康人格的培养者。
1.高考受挫后,复读生的心理要比应届生复杂得多。作为复读班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做个有心人,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真心做他们的朋友,通过谈心、调查等方式,及时把握复读生的心理动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从他们的角度想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解除内心深处的痛苦。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切忌工作简单粗暴,想用苍白的说教来解决心理问题,也只能是枉费口舌,徒劳无功。同时要帮助他们分析高考失利的原因,加强对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智能等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2.加强班集体建设,坚持挫折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营造民主和谐学习氛围。班集体是个小社会,也是个大熔炉。学生的个性塑造、品德培养和适应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集体生活的锻炼和陶冶。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这对于复读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展开他那自闭的心胸,而且能够利用班级舆论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时时对自己所持的关于自己、他人以及他们周围世界的不合理的信念进行反思和质疑,以培养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品质,优化他们的人格结构。积极搭建利于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举办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主题班会、学生论坛等,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让学生深受健康文化的浸润和陶冶,有利于学生把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把自己融入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之中,使其精神世界更为充实。
(二)作为复读生自己要能正视自我,增强自信,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1. 复读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勇敢面对挑战。每年的高考,都有学生考试发挥失常,复读生也不例外,其主要原因是心理压力过大,思想包袱过重所致。复读生要获得成功,首先要闯过心理关。信心不仅是高考成功的心理支柱,也是复读生成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唤起人的良好情绪。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减压、自我宣泄、自我安慰,善于发现和挖掘自身的优点和潜力,以积极的心态笑对挫折、笑迎挑战。
2. 复读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复读生心理压力过大,往往是对自己期望值定得过高所致。有学习目标,这是必须的。但学习目标要合理,太高太低都不行,最好是“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开学初要给自己定立一个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阶段性的,台阶要低一些,让自己能够达到而且体现一直在进步,还要经常根据实际情况来修正自己的规划,这样短期目标都达到了,那么自己长远规划也就实现了。
(三)家校联合,携手共进,共同做好复读生思想工作。
复读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家庭、学校、社会密切相关。可以说是表现于学校,根植于家庭,影响于社会。
1.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复读生之所以会出现种种心理问题,这也折射出学校教育的缺失,我们平时只重视教学管理,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使学生只能接受鲜花和掌声,而不能面对失败和挫折。因此,首先学校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及组织,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咨询等做到切实有效的服务,增强学生心理上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其次我们应多鼓励复读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体会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与磨难,品尝人生酸甜苦辣,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2. 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作为社会的重要细胞,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和榜样。但一些家长仅把自己定位为后勤部长,只负责孩子的吃喝用度,缺钱给钱,其他一概不问,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他无关。平时小孩回家很少与之交流,孩子的所思所想一概不知,这种现象现在相当普遍。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子女的身心成长状况,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家庭出现的任何问题,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既不能溺爱子女,也不要对子女提出不合理的期望,要担当起自身的教化职能,与学校及时沟通,进行针对性教育,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社会应该积极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情感,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复读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群体还有壮大的趋势。他们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他们能否得到健康的成长,不仅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注复读生,这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关爱复读生,就是关爱我们的未来。
云翼高复学生处供稿